对于研学游来说,研是基础,学是目的,游只是一种形式和载体。
研学旅行与普通观光游有何不同?怎样设计一条靠谱的研学路线?行走的课堂,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收获什么?当前,研学旅行市场还存在哪些问题?
劳动课程独立、劳动课标面世,是我国义务教育史上劳动课程的两个“首次”。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落实劳动教育,是每一位区域和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研学旅行过程中,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出现学生受伤的情况,责任如何划分?
7月14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应用进展有关情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板块建设情况。
研学手册就是一个极好的载体,它是研学旅行学习过程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既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又为学生提供了研学必要的基础性资料。
劳动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教育、习惯教育,而且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教育、道德品质的教育。
要素完备的文化研学课程必须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四个要素来开发。“3+N+2”文化研学旅行课程是基于学科融合,采用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学习而建立的综合实践课程。
开展自然生态研学,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意识。
博物馆研学游需要从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发力,开发更多优质的研学产品,让青少年学生走进博物馆,赴一场寓教于游的研学旅行。
2024-11-27
2023-03-26